辨证录 中风门 25则
东说念主有素多内热,一朝跌倒,目不识东说念主,左手不仁,东说念主认为中风之症,谁知此乃肾水不及以养肝,肝木太燥,木自生风而自仆,非真中风也。若魄力治,鲜不立一火;即作气虚治,亦阳旺而阴愈消,非恰中病情之法。必须仍补肾水,以生肝木,则木得其养,而左手之不仁,不错复愈。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味治之。加味六味地黄汤熟地(一两) 山茱萸(五钱) 山药(四钱) 茯苓(三钱) 丹皮(三钱) 泽泻(一钱) 白芍(一两) 当归(五钱) 白芥子(三钱) 柴胡(一钱)水煎服。一剂而目能识东说念主,四剂而手知痛痒,十剂全愈矣。夫六味地黄丸,料非治中风之药也,今用之以滋其肾水,又用芍药、当归以平其肝木;柴胡、白芥子以畅通肝气,而消其两胁之痰。水足而木自条达,痰去而气自洞开,内热顿除,外体自适,亦何至左手之不遂哉。此症用润燥丹亦效。润燥丹熟地(二两) 白芍(一两) 柴胡(五分) 天花粉(三钱)水煎服。
有东说念主身忽自倒,不成谈话,黑白流涎,右手不仁,肌肤不知痛痒,东说念主认为气虚而中风也。夫气虚则有之,而中风则未也。此病乃心气既虚,不成行气于胃,而胃气又虚,则胃自生热,蒸其津液,结为痰涎,窒碍纯正,不成行气于心,即割断其心绪进出之窍,故神明瞀乱,神明无主,则舌纵难言,廉泉穴开,而黑白故流涎沫也。稀少能运者,全藉气以行之。今气既大虚,不成行于手脚,则手自不仁。右手者,尤气之所属也。气不成行于肌肤,则痛痒不知矣。此等之症,若魄力治,未有不死者。即于补气之中,加入祛风之药,亦只苟延人命,必成半肢之风症矣。故半肢之风,齐错治中风而成之也。治法宜用六正人汤加入附子治之。六正人加附子汤,气虚,补气东说念主参(一两) 白术(二两) 黄芪(二两) 半夏(三钱) 茯苓(五钱) 甘草(一钱) 附子(一钱) 陈皮(一钱)水煎服。一剂而出声,二剂而痰涎收。一连十剂,而前症尽愈。夫参、苓、芪、术,补气之圣药也,加入附子,则将军有威令,遍达于诸经之内,岂独心胃重复,使痰涎之不窒碍乎,是以奏功之能神也。此症用释躁汤亦佳。释躁汤玄参(一两) 荆芥(三钱) 天花粉(三钱) 甘草(一钱) 陈皮(五分) 茯苓(三钱) 菖蒲 附子(各三分)水煎服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工作,总共执行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存害或侵权执行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高血压要知说念的冷常识